《陈渊》,此词条收录于12/18,仅供参考
陈渊(1067~1145年)字知默,世称默堂先生。生于宋治平四年(1067年),贡川人,陈瓘的侄儿,受陈瓘的熏陶,具有忠诚、正直的品德。青年的陈渊拜杨时为师;专攻儒学二程(程颢、程颐)理论。杨时对陈渊的学业非常赞赏,说他“深识圣贤旨趣”。后来还将女儿许配给他。此后40余年,陈渊由于叔父陈瓘长期遭受残酷迫害,因而对仕途望而生畏,专心致志研究学问,成为杨时门下的著名学者。
宋绍兴五年(1135年)在朝的几位老臣向朝廷推荐,说陈渊“有文有学,通达世务,垂老流落,负材未试”。朝廷允让陈渊当枢密院编修官。同年十月,李纲出任江南西路安抚制置大使,请陈渊在李纲幕府里主管“机宜文字”。陈渊除代李纲起草大量的文件书信以外,还为李纲出谋献策。
宋绍兴八年,宋高宗召72岁的陈渊面谈,陈渊直率地指出“恩惠太滥,赏给太厚,颁赉赐予文费太过”的时弊,并提出相应的对策。高宗和陈渊谈话后对人说:“渊乃杨时之婿,老成有学,可嘉也。”于是赐陈渊为进士出身,授予秘书丞职。宋高宗还曾赞扬陈渊对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等经典著作有独到见解,认为可以进用。但此时政治斗争复杂。右相秦桧为了给投降路线扫除障碍,千方百计排挤主战的左相赵鼎。绍兴八年,赵鼎被罢去左相。而陈渊却挺身而出上奏,认定“赵鼎可以任天下之重,乞留之,以济中兴之然。”秦桧由此指责陈渊“欲置我于何地耶?”
绍兴九年,宋高宗任命陈渊为监察御史。不久,又任右正言。高宗对陈渊说:“过去陈瓘当谏官,评论国家的安危治乱,总是联系到任用君子还是任用小人的大事,又揭露蔡京误国的罪恶,后来发生靖康之祸,证明他是对的;假如当年听取陈瓘之言,不被奸臣利用,也不至于有今天南渡立小朝廷的结局。今任命你这个官职,责任不轻,愿你不辜负你家的名声,这是我对你的深切希望。”
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或用户自行上传发布,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不负任何法律责任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发送到本站邮箱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